各位同学:
为进一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鼓励和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精英人才,学校决定启动202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行项目式管理,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级别。项目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含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
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执行期原则上为1.5年。
2.创业训练项目
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执行期原则上为1.5年。
3.创业实践项目
本科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执行期原则上为2年。
二、项目培育
按照“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理念,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项目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完整的研究链条,须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
三、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人须符合以下条件:
(1)申报人应富有合作精神,学有余力,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兴趣。
(2)创新训练项目(含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人可以是个人或团队(1-5人),需为本科生;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人必须是团队(3-5人),需为本科生;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人必须是团队(3-5人),需为本科生。
(3)每名本科生每年只能负责或参与一个项目,且保证在毕业之前结题。曾因个人原因终止或退出项目的学生不能申报新项目。
(4)申报人要在相关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相关财务管理规定。
2.学校鼓励申报人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
3.申报人必须选择一名相关学科的教师为指导教师,其中参与创业实践项目的学生需有企业导师(其工作单位的业务范围与项目研究领域一致,且企业导师在该企业工作10年以上或担任企业部门经理以上职务,并具备熟练地沟通和指导技巧),实行双导师制,指导教师主要负责项目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每名指导教师每年最多可以指导3项创新创业项目。
四、申报程序
1.2025年9月1日—2025年9月21日,申报人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及指导教师,并与指导教师联系确定团队和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登录“综合教学管理系统”—“项目申报”(http://jxgl.dlut.edu.cn/student/home),填报相关信息。各学院“大创计划”项目研究课题汇总详见附件1。
2.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定课题进行前期调研,包括可行性论证、文献综述、方案设计、实施计划等,并根据情况填写《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附件2)或《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书》(附件3),同时完成综合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端)申报(操作手册见附件4)。
3.学院将在综合教学管理系统(管理端),审核项目提交的申报材料并于2025年9月24日前报送创新创业学院。
4.学院审核通过的项目全部作为校级项目立项管理。
5.根据立项情况发放《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记录册》,各项目负责人签订记录册中的承诺书。
五、其他事项
1.2025年10月将对所有202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开题检查,各项目须完成前期的可行性论证、文献综述等工作,开题检查(答辩)后项目正式立项。
2.2026年3月,将对所有202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国家级(含重点领域支持项目)、省级项目根据中期检查情况确定,并按照项目级别划拨经费。
3.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QQ群号:475609342。点击链接加入群聊【集成电路学院大创群】:https://qm.qq.com/q/uc6GWtAWpq ,各位同学加入群时请输入姓名和学号,入群后修改群名片为姓名-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