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高水平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自然指数期刊)在线发表了学院杨一鸣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Triple-Enhanced Absorption Anisotropy in Arrayed Core-Shell Nanowire Design》。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硕士研究生刘子敏,共同第一作者为我院博士研究生唐华意。论文通讯作者为大连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杨一鸣教授,学院徐姣老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本项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卤素钙钛矿一维纳米线偏振光传感器。半导体纳米线受益于其各向异性的光吸收特性及高效的载流子传输通道,在亚微米级别超小型化偏振光传感器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然而,为达到较高的偏振灵敏度,纳米线的直径往往需缩减至几十纳米以下,显著增加了器件制备难度并降低光吸收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平面核壳纳米线阵列结构,采用光敏材料作为薄壳层提高光吸收各项异性,并由间接带隙半导体作为核层形成光学谐振腔,再进一步利用阵列化光子结构放大其偏振光传感性能。通过引入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异质结构,阵列在无需减小纳米线直径的前提下实现了高达110.5的二向色性比。该结构具备高度实验可行性,为高灵敏度微型偏振光传感器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jpclett.5c01926

论文第一作者刘子敏本科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现为集成电路学院2023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23~2024年度获评大连理工大学英特尔奖学金与优秀研究生称号,并任职芯光媒体部部长。爱好羽毛球、游泳、健身、滑雪、徒步、冥想,曾获学院羽毛球赛女单冠军。